新闻中心

News

金属工艺昆虫艺术展“金之触”于随园开幕


1220日下午,冬意渐浓的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里,图书馆自然艺术研究院支持建设的文化活动空间泥蜂舍迎来了其首场展览——金属工艺昆虫艺术展“金之触”正式开幕。本次展览由南京艺术学院现代金属艺术工作室主办,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自然艺术研究院承办并提供场地支持。展出的17件艺术作品全部由南京艺术学院工艺美术专业大三学生以昆虫为主题手工打造,展现了金属工艺与自然艺术的深度结合。

000.jpg 

开幕式在策展人、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周恒锋老师的主持下正式拉开帷幕。周老师对展览背景进行了简要介绍,随后由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自然艺术研究院院长朱赢椿老师致辞。朱老师指出,现代教育中自然体验的缺失使得课程与自然艺术的结合尤为重要。本次展览希望通过昆虫与金属艺术的结合,让观众重新感知自然的力量与细节。

001.jpg 

随后,本次展览的学术指导、南京艺术学院首饰与金属工艺专业主任王克震教授发言。王教授表示,这些作品灵感源自此前学生们参观朱赢椿老师“虫艺馆”后的深刻感触,这些展品不仅是课程作业的展示,更是学生在艺术实践中与自然对话的成果。

最后,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姜晓云表示,作为展览支持单位,图书馆未来将积极推动更多自然艺术活动,促进跨领域的文化交流,希望泥蜂舍空间未来能够举办更多自然艺术题材的展览,为本校师生及周边市民提供独特的艺术体验。

003.jpg 

作为学生代表,汪佳琪也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初衷。她提到,希望通过金属的冷硬质感与昆虫的生命力相结合,营造独特的艺术张力,同时对自然世界有更深层次的探索与感悟。

展览作品涵盖多个昆虫种类,包括枯叶螳螂、叶䗛、中华大扁锹甲等。这些作品在材料和工艺上都独具匠心,例如《枯叶》通过紫铜材质再现了菱背枯叶螳螂的逼真伪装能力,《隐于叶影》利用木材与铜结合呈现了叶䗛的柔美与坚韧,《颂夏》则以黄铜、紫铜和白铜表现蝉的短暂而壮丽的生命,为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与情感冲击。

004.jpg 

展览还特别展示了艺术创作的过程,包括手稿和札记。观众通过阅读手稿了解昆虫的习性、创作理念及技术细节,能够感受到艺术家与昆虫之间的深度对话。这些展品不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一场关于自然与艺术的学习之旅。

005.jpg 

展览开幕当日共吸引约120人次参与,既有南京各大高校的老师和学生,也有从外地慕名而来的昆虫爱好者和艺术爱好者。观众在现场借助放大镜细致观察作品纹理,解读雕刻在金属叶片上的诗歌与说明,沉浸在金属艺术与昆虫世界的奇妙融合中。其中,对昆虫题材感兴趣的小朋友们显得尤为兴致勃勃,他们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心,不仅对展品本身感兴趣,还积极提问作品背后的故事。一些观众表示,这次展览让他们不仅感受到昆虫的生命力,还对金属艺术的技术和美感有了新的理解。

006.jpg 

展览举办地泥蜂舍,是由自然艺术研究院根据泥蜂巢的构造理念设计的多功能空间。其生物仿生学的建筑风格为展览增添了一份原生态的气息,与昆虫主题作品相得益彰。每一个角落都承载着人与自然的深刻对话,让参观者在艺术体验中感受到泥蜂舍的静谧与生机。

“金之触”展览不仅展示了学生作品的艺术价值,更是一次自然与文化、传统与现代的跨界交流。这些以昆虫为灵感的金工艺术品在金属的硬质与生命的柔韧中找到了平衡。通过展览,观众不仅可以直观感受到昆虫的美丽与自然的神奇,还能从中获得艺术创作的启发。

展览将持续至1227日,每日下午14:0017:00免费开放。这场融合自然与艺术的视觉盛宴,期待与更多观众分享昆虫与金属交响的独特魅力。